【莆田故事】印象中国——黄凤荣用脚步丈量56个民族!
♥他,用演画撼动56个瞬间;用脚步丈量56个民族;用镜头纪录56个故事。
—— 中国首部民族情怀艺术纪录片《印象中国56》
在拍摄《印象中国56》艺术之旅纪录片中,中国表演画派(演画)创始人、2018年全球华人杰出青年、莆田市油画艺术产业协会副会长黄凤荣舞动着手中的画笔,让一幅幅具有少数民族风情与特色的演画作品跃然纸上,为各个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。《印象中国56》纪录片从2018年1月开始拍摄。截至今天,已拍摄到第15集。
《印象中国56》项目是由黄凤荣发起的,旨在记录中国56个民族人文特色而启动的大型公益艺术纪录片。他带领凤荣艺术.恩途影视联合团队行走中国,以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与特色为创作内容,深入少数民族居住地,体验民族风俗与习惯,以少数民族生存现状为创作题材,以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特性为创作内容,由黄凤荣以多种绘画形式呈现,为56个民族艺术写真,通过创作纪录片的形式同步制作,深化主题,深刻表现民族融合、同心同爱的民族情感。他通过脚步丈量的方式,通过镜头的记录,更生动、更直接、更真实地反映丰富多彩的民族人文与朴实无华的民族精神,以影像的语言深入思考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以及寻根文化的特征,弘扬中国传统文化,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形态,着力以这样的方式呈现与解读民族文化的历史根源。本次艺术之旅不仅将诞生56幅巨作和56集纪录片,还会创作出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,并制作成影像资料。
背上行囊再出发
2019年1月1日,第二季《印象中国56》正式踏入旅程,继续探索未走完的路,黄凤荣通过艺术之旅,用脚步丈量56个民族,用演画形式撼动56个瞬间,用镜头纪录56个故事—— 中国首部民族情怀艺术纪录片《印象中国56》,这不仅将诞生56 幅巨作和 56 集纪录片,还将创作出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,并制作成影像资料;除此之外,在旅途上还会将有爱的善心善款传递给一些偏僻乡村,关爱少数民族弱势群体,传播艺术正能量。
《印象中国56》从2018年1月22日开始拍摄,截至目前,《印象中国56》艺术之旅已拍摄制作景颇族、傈僳族、阿昌族、德昂族、白族、彝族、侗族 、苗族、瑶族、毛南族、京族、壮族、哈尼族、基诺族、傣族等15集。
多彩中国 多彩56民族
第一站:瑶族 瑶族,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,是古代东方"九黎"中的一支,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,是中国最长寿的民族之一,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 。瑶族男女,喜蓄长发。古籍中就有瑶人男女蓄发,盘结头顶,名为“椎髻”的记载。据汉文史籍所述,早在《后汉书》中就有瑶族的先人“好五色衣服”的记载。 第二站:毛南族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,主要从事农业生产,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,主要种植杂粮,少数地区种植水稻。由于耕地不足,人们惜土如金,注重精耕细作,多实行轮种、间种、套种。牛不仅是毛南人耕田种地、运肥拉柴的好帮手,而且饲养菜牛也成了毛南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。 第三站:京族 京族,也称为越族,是越南的主体民族,占越南总人口的86%,是狭义上的越南人。在中国境内,京族被视为少数民族之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58年将中国境内的这个民族定名为京族,在越南官方也使用"京族"这一名称来区别于越南境内其它民族。 第四站:黑衣壮族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,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,共有9975户人家,5万多人,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%。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徙等原因,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,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,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。黑衣壮服饰是至今仍然保留着最为传统,最具有特点和内涵的壮族服饰。它不但以黑为美,以黑作为穿着和民族的标记,而且在穿戴上讲究实用,款式大方,朴素美观,别有风度。 第五站:哈尼族 哈尼族,东南亚称阿卡族,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,主要从事农业,善于种茶。哈尼族种植茶叶的历史相当久远,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,是驰名全国的“普洱茶”的重要产区,哈尼族地区的茶叶产量占云南全省产量的三分之一。 第六站:基诺族 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7个特有民族之一,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(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)基诺族一直保留着以酒代罚之习,凡违反了村规民约或做错了事的人,一般要罚其10碗酒,重者要罚两头猪、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,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。 第七站:傣族 傣族是泰国、老挝的主体民族,占泰国总人口的40%,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,中国、印度、越南、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。傣族视孔雀、大象为吉祥物,民间故事丰富多彩,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,爱洁净、常沐浴、妇女爱洗发,故有“水的民族”的美称,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。 遇见五彩艺术 描绘56个民族 展现中华风采 传递同心人文 中华民族一家亲 期待黄凤荣 新旅程,新收获 - THE END -